孩子不說但爸媽一定要懂的9件事 暢銷雜誌2017



孩子不說但爸媽一定要懂的9件事



孩子不說但爸媽一定要懂的9件事 評價

網友滿意度:



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雜誌的習慣

今天要跟你們推薦

孩子不說但爸媽一定要懂的9件事

看雜誌的好處就是可以多吸收最新資訊

各類的雜誌我都會看~

甚至我還會把喜歡的部分剪下來蒐集

推薦你們金石堂購買會比較划算喔!

通常會打折而且滿額免運滿方便的

這本書我自己也有購買~

分享給你們囉!





孩子不說但爸媽一定要懂的9件事



本週熱銷商品:





Cazi Cazi 7月號2010







Ollie 7月號2010







商品訊息功能:

商品訊息描述:








  • momo折價券

    《孩子不說, 但爸媽一定要懂的9件事》

    內容大綱:
    一、主文-張老師「104年學生族煩惱傾訴管道調查」顯示:碰到困擾時,38%會先找家人和朋友傾訴,30%只找朋友,只有7%會同時尋求家長、朋友和輔導室協助,不過,14%的學生找不到傾訴對象。除了孩子不敢說,如果父母的回應讓孩子覺得他在家庭中的位置受到威脅,而孩子為了想要引起注意以獲得關愛、追求權力與優越感、進行報復或以牙還牙、甚至自暴自棄而表現無能等等目的,久而久之就逐漸出現真正的錯誤行為。
    「每個孩子心裡,都有需要父母理解的情感風暴。」心理諮商師許皓宜說。父親與母親在孩子成長中,代表著堅強與溫柔的不同角色,父母角色是所有親子關係的關鍵與顯現;心理諮商師許皓宜談「父母病」與教養專訪,並點出為何用下列9個項目做為說明。

    二、狀況篇
    1.當孩子過度順從:「我是為你好」、「好女孩不能這樣」、「兄弟要相親相愛」,父母總是這樣說。聽話的小孩,就是乖小孩?過度順從的背後,其實可能是個性太過壓抑!
    2.孩子容易焦慮不安:焦慮小孩的雙親一定有一個是完美主義者,或是容易過度緊張、神經質。只有爸媽不焦慮,孩子才能擺脫焦慮行為。
    3.學習出現異常:注意力不足,或過動。要照顧有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的幼童,不能先入為主就認為孩子不受教,甚至用打罵企圖矯正孩子的行為,反而會適得其反。
    4. 缺乏社交能力:父母最擔心的,莫過於交到壞朋友、朋友太多或朋友太少。「社會興趣」是阿德勒學派最重視的一個概念,意指對他人、對社會與環境的關懷與熱情,且能以行動表現出來。對應到同儕關係,若孩子很快信任對方,其實是心理孤單,需要陪伴的表現。
    5. 出現攻擊與偏激:包括言語攻擊、間接攻擊,以及易怒或拒絕與他人合作。這類小孩有希望成為眾人焦點、在活動中都想贏的傾向。不妨再想想阿德勒所說孩子的四種行為目的。
    6.霸凌與被霸凌:跟孩子說,面對霸凌要反擊、要找出原因,其實是把孩子推往更痛苦的深淵,美、日、德專家都說修煉「同理心」,才能真正幫助孩子走出風暴!霸凌與被霸凌的孩子同樣都需要被關心。
    7.3C成癮:48.1%及25.3%的青少年表示「每次都只想上網待一下子,但常常一待就不下來」、「只要一段時間沒上網就會覺得心裡不舒服」,顯示青少年寂寞的心理。其實,孩子從小會對3C成癮,也是來自父母對3C的依賴!
    8.男性情感教育:「別小看孩子,他們可以適應兩種以上的生活。」許皓宜說。所以,當爸爸帶孩子時,即使沒輒、不會煮飯,而給孩子吃速食,媽媽也不要因此暴怒。父愛可以慢半拍,但卻不能不給!在存保險退休金的同時,還要存「情」,跟子女的感情。
    9.早戀:父母要知道的是,越禁止越惡化;幫忙篩選對象,讓孩子願意講出來;還有最重要就是「信任」,畢竟戀情細節是私密的,只要知道就好,不用過度緊張。
    三、名人篇
    1.作家小野、心理治療師王浩威、牙醫教養作家李偉文和淡江大學學務長柯志恩來談談,要教好小孩,他們心目中的關鍵因素是什麼?
    2.三堂親子課--〈巴菲特、歐巴馬也在上父親課〉
    特色:
    1.被霸凌、談戀愛、總是說「沒事」《孩子不說, 但爸媽一定要懂的9件事》,先從孩子NG行為(問題)與案例→找出背後原因→提出解方
    2.透過心理諮商師專訪,提醒爸媽孩子所發出的警訊與求救訊號,如果父母不經意傷害孩子而不自知,造成親子關係的疏離。
    3.每種狀況後,都會提供父母一個實際演練的練習、做法。











商品訊息簡述:


  • 刊別:特刊


  • 級別:普遍級




  • 出版社:英屬蓋曼
  • 出刊日:2015/9/30
  • 出版地:台灣
  • 語言:中文




孩子不說但爸媽一定要懂的9件事



arrow
arrow

    thomaskim90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